2025 年作为 “十四五”收官之年与深化改革关键节点,市场对国内宏观利好的期待愈发强烈!然而放眼全球,经济困局依旧迷雾重重:美国大选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激增,关税壁垒重构国际贸易秩序;地缘冲突的阴云持续笼罩,资源分配与产业布局被打乱,全球产业转移与供应链重组的浪潮汹涌而至,铜产业链首当其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震荡与考验!
在铜产业上游,矿产资源保护主义趋势的上升,让铜精矿加工费如同过山车般剧烈波动,冶炼企业成本管控难度陡增;粗炼产能的快速扩张,更使冶炼厂在利润微薄的红海中艰难求生。中游再生铜领域,ESG 标准与 “双碳” 目标掀起绿色变革,2024 年发布的 “反向开票” 政策与《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已悄然改写行业竞争规则,其对全产业链的影响在 2025 年将进一步深化。下游电解铜贸易市场,税收补贴的退场压缩利润空间,铜加工材采购结构加速分化,上下游的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
当多重挑战如潮水般涌来,铜产业该如何寻找破局之道?
4月22-24日,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和山东爱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鹰潭陆港控股有限公司主赞,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特邀协办,新煌集团、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CCIE-2025SMM(第二十届)铜业大会暨铜产业博览会在江西·南昌国际博览城绿地铂瑞酒店隆重召开!本次峰会将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铜产业领袖、学术精英以及行业组织代表,共同聚焦全球铜市场瞬息万变的最新动态,深入剖析铜价走势的驱动因素,精准把握供需平衡的微妙变化,挖掘潜藏的商业合作机遇,探索前沿技术革新方向。同时,会议还将围绕铜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智能化高效升级、可持续发展路径等核心命题,展开多维度、深层次的研讨。
本次会议包括SMM洋山铜溢价价格研讨会、SMM1#电解铜价格研讨会、乌拉特中旗招商推介会、电工输配电产业论坛、铜管棒加工产业发展论坛、铜产融创新论坛、主论坛、贵溪市招商推介会、铜产业低碳能源转型论坛、再生铜产业绿色发展论坛、铜基新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企业考察、江铜之夜-招待晚宴、颁奖典礼、鸡尾酒会等多个精彩环节。
4月22日,乌拉特中旗招商推介会、电工输配电产业论坛、铜管棒加工产业发展论坛、铜产融创新论坛已成功召开,点击回顾详情:》新型电力系统、铜杆线、铜棒展望 最新技术分享 铜产业产融创新探讨;4月23日,主论坛、贵溪市招商推介会、铜产业低碳能源转型论坛已成功召开,点击回顾详情:》【直播】解码宏观经济 前瞻铜价走势与交易策略 聚焦绿色转型 研判新能源汽车趋势。
本文为再生铜产业绿色发展论坛、铜基新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的直播内容,敬请刷新关注!
4月24日
嘉宾发言
再生铜产业绿色发展论坛
发言主题:铜矿短缺背景下废产阳极铜成为铜冶炼原料关键补充
发言嘉宾:SMM分析师 姜善誉
1 废铜冶炼工艺
废铜冶炼工艺
►SMM分析
直接利用(流向加工端):一些废料不需要熔炼处理可直接作为电解铜替代品用于铜材生产,主要在废铜制杆和黄铜棒两个行业。
间接利用(流向冶炼端):部分废杂铜需作为铜精矿的替代品,需要经过熔炼处理成电解铜后供用户使用, 称为再生冶炼。
国内废铜冶炼主要以一段法和二段法为主
►SMM分析
•一段法:此法是将经过分选的黄杂铜与紫杂铜直接加入反射炉进行火法熔炼,一步产出阳极铜。此法的优点是流程短、建厂快、投资少,但该法仅能处理成分不太复杂的废杂铜(含铜要求超过90%)。若处理成份复杂的杂铜,则处理难度大,且精炼时间长,同时此法劳动强度大,金属回收率低(仅80~85%),渣含铜高(25~30%)。依据入炉废杂铜的品种不同,产出的阳极铜大致分为三类:紫铜阳极、黄铜阳极和次粗铜阳极。
•二段法:此法分两段进行。一段将废杂铜投入鼓风炉进行还原熔炼,或投入转炉进行吹炼,产出粗铜,第二段,在反射炉内精炼粗铜,产出阳极铜,因为这种方法经过两道工序,所以称二段法。鼓风炉熔炼得到的粗铜颜色呈黑色,亦称黑铜,杂铜经转炉吹炼得到的粗铜也呈黑色,为了与由铜精矿生产的粗铜相区别,我们常常称它为次粗铜。含锌高的黄杂铜、白杂铜适用于鼓风炉熔炼、反射炉精炼工艺处理,含铅锡高的杂铜宜先在转炉中吹炼,使铅锡进入转炉渣,所产次粗铜入反射炉精炼、鼓风炉熔炼时,铜的回收率可达96%以上,渣含铜仅0.8~2%左右,锌入烟尘,锌回收率可达80%以上。二段法在我国应用较广。和一段法相比,二段法铜回收率提高约5% ,能源消耗降低约100kg标煤/吨阳极铜。
•三段法:杂铜先经鼓风炉熔炼成黑铜,黑铜在转炉内吹炼成次粗铜,次粗铜送反射炉进行精炼。该法要经三道工序处理,所以称三段法。鼓风炉熔炼的目的在于脱除炉料中大部分锌,并产生出含杂质多的黑铜,黑铜在转炉中吹炼以脱除铅锡等杂质,产出次粗铜,在反射炉中精炼次粗铜产出合格的阳极板。三段法虽然流程长、设备增多、投资增大、过程变得复杂,但是它可以处理多种成分复杂的杂铜,而且综合利用好,因此被很多大型再生铜厂应用。
阳极铜冶炼工艺
2 废产阳极铜市场体量快速增长
中国阳极铜市场体量较大
其从2020-2030年E中国铜原料供需平衡以及中国精铜产量等角度进行了阐述。
铜精矿TC恶化迫使冶炼厂寻求原料补充
其对铜精矿现货TC、铜冶炼原料优势对比以及SMM2021-2028E全球铜精矿供需平衡(含供需端干扰率)等内容展开了论述。
再生铜流向冶炼端比例逐步提升
中国阳极铜产能分布
►SMM分析
SMM统计中国阳极铜产能(非自用部分)约553万吨,其中以再生铜为原料的部分占比较高,并主要分布于华东地区,但实际产能利用率较低。
矿产与废产阳极铜
国内阳极铜定价方式:(拥有点价权的一方在点价期内选取盘面价格➖加工费)×铜金属量。
►SMM分析
矿产阳极铜主要集中于北方地区,主要以长单的形式流通,其开工率和加工费较为稳定。
废产阳极铜受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南方地区,其开工率与加工费波动频率相对较高。
中国阳极铜市场供需分布
►SMM分析
华东市场体量较大且增速较高,但中国仍对进口阳极铜有依赖,西北地区缺口最大,供需不匹配现象明显。
近年来废产阳极铜产量增速较快,占据比重逐年扩大。
近年来阳极铜进口量下滑,再生铜锭进口量快速增长
》SMM:预计未来废铜流向冶炼端比例逐步提升 阳极铜需求增速或放缓【SMM铜业大会】
发言主题:再生铜在铜箔企业的应用
发言嘉宾:深圳龙电华鑫科技有限公司采购部长 谢厚媛
1.回收铜概况
回收铜概况
全球/中国年回收铜量
资源再利用之全球化风潮
资源节约与成本敏感场景:原生铜资源短缺、降本增效需求。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低碳产业领域、高能耗行业。
政策驱动场景:强制回收政策覆盖、国际贸易合规需求。
特定性能需求场景:集成电路板、通信线缆等;医疗器械、航空航天、军工。
回收铜的形态
物理形态:块状/条状(铜管、铜板、铜棒);线材/电缆铜;铜屑/铜粉。
化学形态:纯铜(电解铜)、铜合金;氧化铜/铜化合物、镀铜材料。
回收铜的利用方式
直接再利用:直接加工成新铜材(如铜棒、铜线)。用于建筑、电力设备维修或替换。优势:无需熔炼,成本低能耗少。
熔炼再生: 熔炼后铸成铜锭(如电解铜阳极板)。用于生产铜线、铜管、铜合金等基础材料。
高附加值深加工: 高纯度铜材。用于:3D打印金属粉末,电子行业用铜箔、覆铜板,新能源汽车电池连接件等。
化合物提取: 制备硫酸铜、氧化铜等化工产品。用于农业杀菌剂、工业催化剂。
再生铜的技术路线与成本
再生铜的现状与技术挑战
未来突破方向:
•智能化分选 - 利用率提升;绿色金融工具创新 - 回收的广度和深度扩大;国际标准对接 - 全球协同和政策支持;
预计到2030年行业集中度将提升至60%以上。
2.铜箔行业及铜箔应用发展
高精电解铜箔产品&下游应用
►铜箔生产工艺
高精电解铜箔,是指将纯度99.9%以上的铜,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硫酸铜溶液,并在电解作用下,在阴极辊表面产出箔状的产品。
►铜箔应用
分为锂电铜箔和电子电路铜箔,分别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和电子电路制造领域。
►影响新能源发展
锂电铜箔厚度及性能直接影响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如: 超薄铜箔将分别提升锂电池能量密度5%~11%, 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意义重大。
发言主题: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赋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案例分析—以鹰潭国际陆港为例
发言嘉宾:鹰潭国际陆港管理办公室主任 孙景峰
一、陆 港 概 况
总规划面积:13.4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164亩、总投资:22亿元、核心区面积:554亩。
“六位一体“ 发展模式
主要聚焦铜产业,建设“港口内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的国际陆港,打造集进出口贸易、加工、保税、铜现货交割、供应链金融为一体的鹰饶抚昌铜基新材料集群内陆开放平台。
鹰潭国际陆港运输仓储中心
►海关监管作业场所
2023年5月8日正式封关启用,主要承担陆港办理进出口业务查验等职能,项目占地8万多平方米,设计通过能力为2万标箱/年,查验能力为1万标箱/年。封关启用后,相当于港口、口岸功能内移,到区即抵港,企业在“家门口”就可以报关、查验,实现进出口货物就地监管,“一站式”办结所有海关手续。目前,监管作业场所由鹰潭海关全程运营。
►海铁联运
目前开通了宁波北仑、福建厦门、福建福州、福建泉州、广州南沙至鹰潭国际陆港“海铁联运”班列线条,实现与沿海港口海铁双向通道无缝对接。进出口货物品包括再生铜、铜精矿、电解铜、铝锭、化肥、铜产品、粮食可实现厦门港一个半工作日清关,宁波北仑港铁路运输五天来回。截至目前,鹰潭国际陆港已经合作多家国际知名船公司,如中远海运、马士基、地中海航运、以星航运、运达航运、长荣海运、太平船务等,进口货物航线覆盖欧亚非以及美洲,实现“买全球”的初步目标。
►保税仓库
2024年已完成入库货量1.71万吨,保税货值10.34亿元,实现缓征增值税1.31亿元。2025年保税仓库预计入库量可达5万吨,货值可达30亿元。保税仓库入驻了上海国储物流、帕克里尼集团(PGS)等国际国内知名仓储运营管理公司为仓储服务提供一流的技术及团队支持。
►海外仓
泰国仓:阿里巴巴集团、PGS仓:LME南非仓、宁波镇海仓:临港智能仓储(宁波)有限公司。
►海铁联运
目前开通了宁波北仑、福建厦门、福建福州、福建泉州、广州南沙至鹰潭国际陆港“海铁联运”班列线条,实现与沿海港口海铁双向通道无缝对接。进出口货物品包括再生铜、铜精矿、电解铜、铝锭、化肥、铜产品、粮食可实现厦门港一个半工作日清关,宁波北仑港铁路运输五天来回。
►中欧班列
2022年5月29日鹰潭国际陆港正式开通暨中欧班列正式运营。
2023年4月列入中欧班列图定站点。
鹰潭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2023年7月列入国家发改委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中部地区有色金属交易中心
►形成铜加工、再生资源利用产业企业的集聚
于2023年5月9日正式上线运行,目前已引进268家企业入驻,包括兴奇集团、宇成集团、江铜再生资源、昌盛贵金属等代表性企业。
》鹰潭国际陆港:建设一流国际内陆港 打造世界铜原料集散中心【SMM铜业大会】
发言主题:中国再生铜下游消费状态分析
发言嘉宾: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再生铜经营部部长 张俊兵
►再生铜产业链
1.废铜来源
• 工业废料(占 60%):冶炼 / 加工过程产生的边角料(如铜屑、阳极泥)。制造业废料(如电线电缆生产余料)。
• 消费后废料(占 40%):报废电子设备(电脑、手机)、汽车(电机、线束)、建筑废件(管道)。
2.再生铜生产流程
• 废料分类:高品位废料,可直接熔炼;低品位废料,需拆解分选。
• 拆解与预处理:机械破碎、磁选(分离铁)、涡电流分选(分离铝)、人工分选(分离塑料)。
• 熔炼与精炼:反射炉 / 电炉熔炼:低品位废料,产出粗铜后电解精炼。转炉熔炼:高品位废料,直接生产阳极铜。
3.再生铜产业分布
• 原料输出国:美国(占全球出口 15%)、德国(9%)、日本(6%),以出口低品位废杂铜为主。
• 加工消费国:国内:占全球再生铜消费量 35%,浙江宁波(进口废铜拆解)、江西鹰潭(废铜精炼)为核心基地。东南亚:马来西亚、泰国依托保税区政策,成为欧美废铜中转及加工中心。
►再生铜-能耗与经济优势显著
其从近五年矿产铜产量和精炼铜产量等角度介绍了全球市场近5年上游铜产量情况和国内市场近5年上游铜产量情况。
►国内再生铜及原生铜产量
02 再生铜产业分布
►全球再生铜产业主要分布区
主要出口国/地区
♦北美洲
美国:全球最大再生铜出口国;加拿大:依托北美汽车产业链,主要出口到美国及东亚;
♦欧洲
德国:欧洲最大再生铜出口国;英国、荷兰:依托港口优势,成为欧洲再生铜贸易的枢纽;
♦日本
亚洲主要输出国,主要来源于家电、汽车拆解等;《家电回收法》:强制报废电器回收,形成高效循环体系;
主要进口国/地区
♦国内:全球最大的进口国与消费国,占全球贸易量的30%以上;
♦东南亚(马来/泰国/印尼):靠近中国、正常宽松(如马来允许非金属加工保税加工)吸引欧美再生铜中转及本地拆解;
♦其他国家:韩国、印度:韩国依托电子产业废料,再生铜自给率达 30%;印度废铜进口量逐年增长,主要用于低端铜制品加工;
国内贸易/加工集中区
安徽铜陵;湖北大冶:结合本地原生铜冶炼产能,协同处理废铜;江西鹰潭:依托江铜集团,形成“废铜拆解一 熔炼 ——精炼” 产业链;环渤海经济区:山东临沂(“江北铜都”)、河北保定(废电线电缆拆解);长江三角洲:浙江宁波(进口废铜主要口岸)、江苏张家港;珠江三角洲:广东佛山(废黄铜、铜合金贸易集中地)。
全球再生铜产业链环节分布特征
►全球再生铜产业主要分布区
2021-2025 年全球再生铜出口呈现 “美国主导、区域分化”特征,墨西哥、沙特等国因地缘优势崛起,欧洲传统出口国份额逐渐下降。
》海亮股份:再生铜未来挑战与机遇以及企业主要应对策略详解【SMM铜业大会】
发言主题:从资源回收到低碳未来,打造可持续再生产业生态链
发言嘉宾:天津新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营销总监 刘 超
行业洞察——再生铜的全球化拐点
双碳目标下的铜业革命
►资源紧缺:铜矿品位下降与成本上升
全球铜矿品位的显著下降,从1%降至0.5%,以及过去十年开采成本的大幅上涨,凸显了铜资源的紧缺状况,这迫使铜业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政策推动:中国与欧盟的再生铜政策
中国“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再生铜占比需达到45%,而欧盟则将再生金属的使用率纳入碳关税的核算体系,这些政策的出台表明了政府对于铜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视。
►再生铜地位:从补充到必需的转变
在资源紧缺和政策推动的双重作用下,再生铜已从一个简单的“补充选项”升级成为铜业的“生存必需”,其地位的转变反映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结论:再生铜在双碳目标中的关键角色
再生铜不仅对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在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提高再生铜的使用比例,铜业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从资源回收到低碳未来 打造可持续再生产业生态链【SMM铜业大会】
圆桌访谈:如何更好促进再生铜产业优质发展--供应和消费
主持人: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李士龙
访谈嘉宾:广东兴奇集团/江西中力资源控股有限公司常务副董事长 / 董事长 陈湛枝
江西越兴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建青
江西铜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黄一夫
江西铜都数字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沈 超
铜基新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
发言主题:2025年全球铜箔产业格局和市场展望
发言嘉宾:SMM行研高级经理 于少雪
1.全球铜箔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全球铜箔产能分布图
截至到2024年底,全球铜箔产能为242.02万吨,其中锂电铜箔143.6万吨,电子电路铜箔98.5万吨。中国铜箔产能为194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 80%。其中中国江西省、广东省、台湾省等是全球主要铜箔生产地。
2023-2025年E全球铜箔产能及产量解析
全球电子电路铜箔及锂电铜箔产能呈现逐年增长格局,其中锂电铜箔产能扩张迅猛。截至到2024年底,全球锂电铜箔产能为144万吨,产量为84万吨,同比增长25.4%;全球电子电路铜箔产能为98万吨,产量为59万吨,同比增长5%。
►SMM分析:
近几年锂电铜箔产能加速扩张,产能严重过剩下,价格战爆发,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经营压力增大,未来产能增速将明显放缓。
电子电路铜箔产业基础相对稳定,市场扩张速度较慢,但缺乏挠性 PCB 用铜箔、高频高速电路用铜箔产能,依赖进口。
2025Q2下游原料库存呈累库趋势 铜箔开工率放缓
SMM预计2025年4月,铜箔企业整体开工率为72.77%,环比上升0.9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86个百分点。预计锂电铜箔4月开工率为69.77%,环比上升0.39个百分点,同比上升2.47个百分点。预计电子电路铜箔4月开工率为78.60%,环比上升2.04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07个百分点。
关税将影响中长期下游消费
2025年3月,SMM电芯库存为216.0GWh,环比增加1.6%,预计4月继续累库。
►SMM分析:
终端需求回暖,铁锂和三元电芯产量均有所增加;远期受中美政策端扰动,动力及储能需求预期均有下修。
3-4月,终端需求回暖至节前水平,电芯的产量出货量均有所增加,电芯的库销比下滑;5月,美国对等关税将影响部分终端需求,预期电芯库存继续累库,锂电铜箔开工率增长空间有限。
美国关税冲击全球车链
2024年中国对美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中国新能源汽车总出口量的比例不足2%,但美国却是中国第一大电池出口国,这将抑制锂电池消费。
关税影响下新能源汽车行业乐观预期下滑
在美国对全球普遍增加对等关税等情况下,SMM对美国2025年车销预期有所下调;但中国市场在促进内需、增加内循环的大背景下,表现仍较为乐观。
►SMM分析:
中国市场:随着国补政策及旧换新政策从国家到地方层面逐步落地,终端车市有所转暖。
海外市场:随着欧洲、日韩等国对美出口新能源汽车也受到关税影响,SMM将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预期下调至3%(前值为6%)。
中国铜箔处在疯狂内卷时代,加工费曾跌破成本线。
随着新投产能的持续释放,出现了严重产能过剩的情况,加剧了市场竞争和内卷现象,企业为争夺订单纷纷降低加工费,导致铜箔加工费不断下跌。
►SMM分析:
加速行业洗牌,产能出清。
降本增效,产业创新。
铜箔行业在2023年底进入“阵痛期” 企业普遍由盈转亏
随着新投产能的持续释放,出现了严重产能过剩的情况,加剧了市场竞争和内卷现象,为争夺订单纷纷降低加工费,企业增收不增利的背后是铜箔市场供需严重失衡。
►SMM分析:
展望2025年,一方面随着锂电池需求保持快速增长铜箔加工费小幅回弹;另一方面行业将进入优胜劣汰阶段,同时可能出现并购重组事件,淘汰部分产能。
》SMM:全球锂电铜箔产量增速将趋缓 2027年后电子电路铜箔过剩幅度将收窄
发言主题:引线框架铜合金开发的几点思考
发言嘉宾:山西北铜新材料科技公司副总工程师 韩卫光
圆桌访谈:如何提升新质生产力,推动铜加工企业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 李 周
访谈嘉宾:原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电子元器件检验中心航天连接器专家/高级顾问 杨奋为
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王华星 副总经理
浙江国工新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裁 纪 庆
山西北铜新材料科技公司副总工程师 韩卫光
发言主题:耐高温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制造及应用
发言嘉宾: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常永勤
高强高导铜合金应用领域
高强高导铜合金:铜合金具备高强度的同时,保持高的导电、导热性能。
主要应用于电子通信、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高速轨道交通、电力等领域。
行业问题与当前现状
痛点:目前商用高强高导铜合金的使用温度提高时,其强度和断裂韧性等性能会显著下降,且发生严重高温蠕变变形,无法满足服役要求。
核聚变装置、连铸结晶器、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新能源汽车连接器、高铁接触线、火箭燃烧室内衬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急需提升高强高导铜合金的耐高温性能,成为“卡脖子”难题。
》技术分享:耐高温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制造及应用【SMM铜业大会】
企业考察
(4月24日——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