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M关注】“锰三角锰”产业整治已初见成效
花垣河,发源于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流经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汇酉水、沅水,入长江、奔大海……
花垣河,发源于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流经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汇酉水、沅水,入长江、奔大海。
这一区域,锰资源丰富,尤以湖南花垣、贵州松桃、重庆秀山为重点,有中国“锰三角”之称,其电解锰产量一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从2005年至2021年,花垣锰产业经过三轮整治,1195个矿洞永久性封堵,31个锰矿采矿权整合为4个,产能落后的冶炼企业逐步退出。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文件,明确要求加强渝、湘、黔交界的“锰三角”污染综合整治。
一矿连三地,三地各不同。看资源储量,松桃最多,境内锰矿探明储量7.3亿吨,而其他两地均是三四千万吨;看产业支撑,秀山最少,锰产业在当地GDP比重约为3%,而其他两地的锰产业均是当地支柱产业之一。
整治令下,各方发力。重庆秀山,29家锰矿开采企业、19家电解锰企业全面淘汰退出,锰产业退出历史舞台。贵州松桃,“一企一策”治理涉锰企业,淘汰关闭一批,停产整合一批,升级改造一批。湖南花垣,4家锰矿开采企业整合为1家,6家电解锰企业整合为1家,在整合基础上推进锰锌产业升级。
未来国内锰矿开采限制条件会越来越严,大部分硅锰合金企业生产需要更多依赖进口锰矿。而一些锰化工企业此后的环保成本会提高较多。
公司声明:上海有色网原创信息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行情数据、价格信息、市场统计信息、调研信息等)。授权请联系021-3133 0333。上海有色网保留追究侵权及不当引用的权利。本原创信息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行业新闻、研讨会、展览会、企业财报、券商报告、国家统计局数据、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大协会和机构公布的各类数据等等),并依托SMM内部数据库模型,由研究小组进行综合分析和合理推断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客户决策应自主判断,与上海有色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