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重因素干扰6月份全国精铜杆产量下滑 料7月仍将持续下降【SMM分析】
【多重因素干扰6月份全国精铜杆产量下滑 料7月仍将持续下降】SMM数据显示,6月全国精铜杆产量合计85.34万吨,较5月份下滑3.74万吨,开工率为65.88%,环比下滑4.82%。其中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产量下降较为明显,开工率环比分别下滑......
SMM数据显示,6月全国精铜杆产量合计85.34万吨,较5月份下滑3.74万吨,开工率为65.88%,环比下滑4.82%。其中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产量下降较为明显,开工率环比分别下滑14.77%、17.45%。华东地区铜杆产量总产量为55.21万吨,开工率环比下滑3.46%。(具体产量及其他数据详见SMM数据库)
6月份随着铜价的走高(最高触及69370元/吨,与5月低位差高达6680元/吨),下游采购情绪受到干扰,精铜杆行业新增订单出现明显的下降。从SMM对国内21家大中型精铜杆企业的周度调研来看,6月份精铜杆周度开工率呈现连续下滑态势,与5月份形成明显的差距。
6月份精铜杆产量出现下降,并不难预测。自5月末起,不少精铜杆厂向SMM反馈新增订单出现明显的下滑。且由于5月份线缆企业趁铜价低位时加大采购量,因此6月份铜价回升后下游采购量出现大幅下滑,且铜价重心回升后精废杆价差再度拉大。据SMM数据显示,6月份精废铜杆平均价差为1516.5元/吨,再生铜杆价格优势显现,对精铜杆消费造成一定的冲击,这也与5月份形成鲜明的对比。
另外,6月份正值半年度结算,上下游资金控住严格,企业原料、成品库存均严格控制,叠加季节淡季的临近,下游整体需求表现偏弱。众多不利因素之下,6月份全国精铜杆产量表现不佳。
步入7月传统消费淡季,精铜杆消费不甚乐观。从调研来看,在铜价居高的影响下,下游线缆企业提货及生产并不积极,而下游漆包线端口更是出现订单“超淡季”的表现。需求疲软之下精铜杆企业压力较大,SMM了解到多个精铜杆企业通过减停产调节生产节奏,甚至有精铜杆企业通过“让价换量”,即下调加工费的方式争取更多的订单,可见企业压力之大。SMM预计7月份全国精铜杆产量仍将持续下降。
公司声明:上海有色网原创信息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行情数据、价格信息、市场统计信息、调研信息等)。授权请联系021-3133 0333。上海有色网保留追究侵权及不当引用的权利。本原创信息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行业新闻、研讨会、展览会、企业财报、券商报告、国家统计局数据、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大协会和机构公布的各类数据等等),并依托SMM内部数据库模型,由研究小组进行综合分析和合理推断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客户决策应自主判断,与上海有色网无关。